乡村旅游成为贵州旅游“揽金”重要增长极
都匀市王司镇苗族自然村寨--格多苗寨
当地浓郁的民俗风情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四方游客
天气逐渐变暖的5月,在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前来体验独特苗族文化风情的游客络绎不绝。来自北京的张丽一家就是慕名而来。她说:"早就听说西江千户苗寨厚重的民风民俗、苗族歌舞、农耕文化和古老吊脚楼建筑群,我们提前了1个月在网上预订了吃住,果然不虚此行。"
西江苗寨今年一季度接待游客38.08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600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6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81.8%和472.04%。
西江是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代表作"之一。
2011年,贵州省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5605.5万人,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的32.9%;实现旅游收入221.4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15.5 %;带动解决了农村就业105万人,通过旅游业受益群众在300万人以上。"十一五"期间共有42万贫困人口通过乡村旅游实现脱贫或致富。乡村旅游,已成为贵州省旅游"揽金"的重要增长极。
成果:"贵州模式"的世界认可
目前,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兴业态,在全省得到蓬勃发展。
"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造福一方百姓、推动一方发展",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在第六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坦言贵州乡村旅游的成功。乡村旅游的"贵州模式",得到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高度认可,已成为世界旅游组织的重要观测点。
都匀市王司镇苗族自然村寨--格多苗寨
当地浓郁的民俗风情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四方游客
天气逐渐变暖的5月,在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前来体验独特苗族文化风情的游客络绎不绝。来自北京的张丽一家就是慕名而来。她说:"早就听说西江千户苗寨厚重的民风民俗、苗族歌舞、农耕文化和古老吊脚楼建筑群,我们提前了1个月在网上预订了吃住,果然不虚此行。"
西江苗寨今年一季度接待游客38.08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600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6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81.8%和472.04%。
西江是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代表作"之一。
2011年,贵州省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5605.5万人,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的32.9%;实现旅游收入221.4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15.5 %;带动解决了农村就业105万人,通过旅游业受益群众在300万人以上。"十一五"期间共有42万贫困人口通过乡村旅游实现脱贫或致富。乡村旅游,已成为贵州省旅游"揽金"的重要增长极。
成果:"贵州模式"的世界认可
目前,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兴业态,在全省得到蓬勃发展。
"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造福一方百姓、推动一方发展",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在第六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坦言贵州乡村旅游的成功。乡村旅游的"贵州模式",得到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高度认可,已成为世界旅游组织的重要观测点。
以2011年为例,贵州省乡村旅游人数占全省旅游总人数的32.9 %,同比增长23.6%,策划推出了百里杜鹃花节、荔波梅花节、安顺油菜花节、贵定金海雪山旅游节、德江傩文化艺术节、凤冈春茶开采节等20多个独具浓郁乡村文化、民族特色和地域风貌的乡村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形成了一批参与性强、体验内容丰富和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产品。
不仅如此,贵州省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坚持"农旅结合",以笋竹、茶叶、高山花卉、葡萄等优势农产品进行区域化布局,重点围绕新型农业产业基地、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等推进观光农业基地建设,成功推出了安顺、赤水、湄潭、凤冈、贵定、荔波等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同时,还积极在产业结合处寻找发展的突破点,与文化、林业、渔业、环保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以旅游协会+农户、政府+公司+农户、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农村合作社+村民等社区参与、民主管理的贵州乡村旅游模式。
目前贵州省依托自然生态、特色农业、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等资源,将乡村旅游、休闲旅游、民俗旅游、度假旅游有机结合,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强化乡村旅游标准体系的建设。"十一五"期间,共推出乡村旅游自然村寨3000多个,培育经营实体6万余户。
未来:产业角色愈益重要
1月12日,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贵州要建立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贵州省就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提出实施意见,意见提出,为加大贵州开发扶贫力度,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将建成乡村旅游扶贫产业主体功能区。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和品牌战略,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形成"红色旅游+民族风情+生态休闲+特色农业"四大主题功能区。
贵州省乡村旅游规划中指出:到2015年,贵州省将打造出10个以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和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扶贫品牌,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来自乡村旅游、农村就业人员的20%来自乡村旅游、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0%来自乡村旅游。
2020年,形成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功能配套、服务规范的多元化乡村旅游扶贫产业。以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民族民俗文化、生态文化以及优美原真的乡村环境为契合点,把乡村旅游与观光旅游、休闲旅游、民俗旅游、度假旅游有机结合,形成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目前已重点规划推出了覆盖全省的12条乡村旅游特色线路,列入国家旅游局对外宣传推广的重点线路加以推介。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产业、现代农业产业链上的创意产业、乡村服务业的先导产业、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在贵州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进程中将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